top of page

中国传统文化-刺绣·扎根澳洲


最近在朋友口中得知一处刚成立的刺绣艺术中心,带着好奇心,我走进了这家'绣珍阁'刺绣艺术馆。一进大门,'绣珍阁'三个闪光大字吸引了我,原来是馆长高青敏老师亲手用金丝线绣制的牌匾。旁边二幅大型山水绣品也使我惊叹中立刻生出了几缕对艺术的敬佩。馆内大小精品百幅,古今中外,油画,国画,山水,人物等等。题材大胆新颖,既有中国传统刺绣,又有在名家之笔上的绣艺创新。

与艺术馆创办人高青敏老师的交谈中我得知今年7月份,他们夫妻二人移民澳洲布里斯班与女儿团聚。作为中国刺绣文化的倡导者和领军人物,高老师早期创办的绣珍阁在弘扬中国刺绣文化这一目标中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及取得傲人的成绩。

“在澳洲推广刺绣艺术,我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高老师告诉我,“就像当初在国内刚开始创办'绣珍阁'一样,真正'懂行'的人还是少数。比如说很多人错误的认为绣品的价值高低取决于作品尺寸大小。其实不然,欣赏刺绣艺术品,要鉴别其绣制的精细程度,颜色运用,绣艺技巧等等。同样大小,同样图案的绣品,可能因为以上的因素价值相差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在高老师的指点下,我也慢慢深入到对绣品的鉴赏中。馆内的精品都是高老师本人20多年的积累。每一件作品,从形式,纹样,绣工到配色都是经过高老师精心构思,施艺并倾注全部的情致和心血,有的绣品要历时一年多的时间绣制。你看这幅《双鲤》,整个作品光洁,不尘不染。红白蓝三色给人以宁静的气氛。这幅绣品最大的特色是劈丝:一根蚕丝线劈16丝,一丝再劈1-3毫。二条鱼花费6个月绣制,精细的绣工使整个画面跃然欲出。再看这幅以蓝色为基调的《静物》,原作者是19世纪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真是让我惊叹叫绝!能如此巧妙的用针线传递大师油画的精髓,可见其用心,用情,用工,用色之精湛。真是视觉和心灵上的双重艺术享受!透过绣品也感受到高老师对刺绣艺术的执着和勤奋。

还有二幅特别引起我注意的,乾隆的'福'字及慈禧的'寿'字。一别世人惯用的单一红色,采用各色多种花朵填充:富贵牡丹,傲霜秋菊,梅,兰,荷花等,令人有新鲜感而过目不忘,极好的诠释了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说到此,我已不能一一道来,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实感受到刺绣艺术的魅力所在。

“来到澳洲,我发现许多华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也激发了我开办刺绣培训的想法。目前已在Sunnybank Hills慈辉妇女中心开始了课程。在绣珍阁艺术馆里每天也有刺绣爱好者前来咨询和体验。我要把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这里继续施展。”短短二个小时的谈话,我已能体会到高青敏老师对刺绣艺术在澳洲生根发芽的决心。 “现在所面对的困难要比在国内的还要多。但我相信澳洲本身也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爱上我们中国的刺绣文化。”

交谈中我得知,十月十七日至十月三十一日在Sunnybank Plaza 及Garden City 将举办高青敏老师的绣品展,爱好艺术的人士不可错过。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高老师的努力定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为布里斯班艺术界增添光彩。


bottom of page